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疾病,它能侵襲身體中任何一個或全部的關節,包括脊柱。它會使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一種化合物,這種化合物能侵襲損害關節表面的軟骨,使關節退化。在脊柱中,這種情況會使椎骨周圍組織感染炎癥,造成疼痛和僵硬。
男性、女性和所有種族的人都有可能感染類風濕性關節炎,40-60歲的女性患病的幾率高于男性,美國有超過100萬人患病,有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許有遺傳因素。
脊柱感染關節炎的嚴重程度不同,有的癥狀輕微,可保守治療;有的會引起脊髓受壓,需考慮手術治療。
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具體原因目前還不清楚,它又叫做自身免疫性疾病,因為它能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某種化合物損害機體其他組織,使關節甚至其他器官感染炎癥,如肺部和眼睛。
到底是什么誘發免疫系統產生這種反應,不得而知。研究者認為某些感染或環境因素會增加患病風險,如吸煙。
類風濕性關節炎(RA)能感染機體內所有的滑膜關節,包括脊柱,癥狀從輕微的疼痛和僵硬到嚴重的脊髓受壓不等。
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引起背部和頸部疼痛
類風濕性關節炎損害滑膜關節,當關節受損,椎體間的連接變得不穩,上面的椎體會向前滑動,這種滑動叫做脊柱前移,會造成疼痛,因為前移的椎體會擠壓神經根和脊髓。頸椎部位的關節不穩會變得非常嚴重。
脊柱感染類風濕性關節炎后的癥狀
疼痛是最初的癥狀,也是整個關節炎癥的癥狀之一。隨著病情的進展,癥狀會越來越嚴重,暗示脊髓已經受到影響。
當頸椎感染類風濕性關節炎時,常會有顱底頸椎疼痛,說明顱骨和上頸椎的神經已經受壓。當頭部和頸部移動時,椎動脈受壓,血流量減少,引起頭暈昏迷。
患者行走能力的下降說明脊髓受壓程度的增加,如步態(行走方式)不穩,身體無力和平衡力下降,可能還需陪護,這些都是脊髓受壓的表現,醫生需密切注意這些癥狀。另外還有四肢發麻,無力,協調性下降和尿失禁或排尿困難的癥狀。
診斷類風濕性頸椎病時,醫生需了解病人的病史,對病人進行基本的身體檢查,還需了解病人行走能力的變化,尤其是行走變得越來越困難時,腸道和膀胱功能的變化,和任何神經系統類癥狀如無力,麻木和精細運動技巧的喪失。
X射線是檢查脊柱狀況的重要手段,包括兩種特殊體位的X光照射,盡力向前彎曲后向后伸展,稱為屈曲和伸展X線片,可以反映椎體間不穩程度。
MRI掃描可反映脊柱中神經和軟組織的狀況,而且更能準確的反映脊髓受壓的程度。
最后,神經科醫生會對患者進行一些特殊的電學檢查,以判斷脊髓的功能狀況。
沒有任何癥狀的輕微的脊柱不穩不需要采取治療手段;某些病例中,藥物可以控制關節炎的進展。
當脊髓受壓變得越來越明顯時,很多外科醫生都會建議手術治療,目的是使脊柱中的不穩定部位重新穩定,去除脊髓壓力和緩解由不穩引起的疼痛。
藥物治療
近年來,出現了很多新藥可以控制關節炎的進展,風濕病專家比矯形外科專家更善于藥物治療。
頸部和背部支撐裝置
X射線顯示脊柱不穩時,患者需要護頸裝置來保護他們的脖子,尤其是在開車的時候,避免對脊髓造成損傷。
手術治療
若脊髓受壓明顯,則需采取手術治療,以遏制椎體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展和去除脊髓壓力。手術目的是使2個或更多的椎體融合成一個堅硬的骨塊,融合后椎體間的移動會造成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