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Ⅰ型:距骨頸無移位骨折
(1)僅需踝關節置于趾屈10°或中立位,短腿石膏前后拖固定6-8周,去除石膏后立即開始關節功能鍛煉
(2)X線片顯示骨折愈合后逐漸負重行走
2.Ⅱ型:距骨頸移位骨折,伴有距下關節脫位
(1)新鮮Ⅱ型骨折,首先在腰麻下行手法或翹拔復位,石膏固定8-12周,若一次整復后骨折端移位仍超過1mm或存在任何野旋轉畸形,應切開復位,用2枚直徑4mm半螺紋松釘或可吸收釘內固定,術后盡早行功能鍛煉。
(2)對陳舊性Ⅱ型骨折,可適當選擇距下關節或三關節融合術。
3.Ⅲ型:距骨頸移位骨折,伴有距下關節或脛距關節脫位
(1) 可在麻醉試行閉合復位一次,隨后應盡早急診切開復位內固定,選用內側入路,必要時行內踝截骨術。
(2) 陳舊性骨折及合并距骨體骨折者可Ⅰ期行關節融合術
4.Ⅳ型:距骨頸移位骨折,合并脛距,距下及距舟關節脫位
(1)可考慮行一期四關融合術
(2)若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,固定距骨頸骨折可選用2枚直徑4.5mm的可吸收螺絲釘,這樣能夠預防距骨體缺血壞死塌陷時螺釘損傷脛骨關節面,并且可避免取出螺釘操作對血運造成的損害。隨后糾正距舟關節脫位,再用2枚克氏針固定舟骨和距骨頭,術后4周拔除。
1.飲食宜清淡,忌食肥甘厚膩之品,多食新鮮蔬菜、水果,多飲水。
2.患肢疼痛,影響睡眠及休息時,除抬高患肢、消腫外,可遵醫囑使用止痛藥。
3.加強體育鍛煉,增強體能和身體的協調性,防止骨質疏松,減少骨折發生。
4.進行合理有效的、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。
5.去除牽引和外固定后,盡量使用拐杖,防止負重再跌仆。
6.定期到醫院復查。